13.联蒙抗金-《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去年萨尔浒一战,贵国主力尽毁,今年又接连失去两位皇帝,本以为贵国近期不会有大的动作。况且本汗听说小皇帝尚不满十六岁,九月初五登基到现在也不过三个多月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七十万大军的征调,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吧?”

    林丹的言外之意是别吹牛皮了,你跑到草原上四处送礼,不就是想跟蒙古结盟吗?方正化自然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相信,故作镇静的继续忽悠:

    “听闻可汗熟读《三国演义》,可记得煮酒论英雄的那段?”

    《三国演义》是草原上的《孙子兵法》,作为将领可以不会骑马拉弓,但要没读过《三国演义》,怕是连士兵都会看不起。当然,草原上也有《孙子兵法》,但是他们实在看不懂,毕竟文化水平摆那里,反倒是带有插图的《三国演义》更接地气一些。

    林丹作为察哈尔部的大汗,自然背的滚瓜烂熟,他误以为方正化这是在逢迎自己,卖弄道:

    “龙能大能小,能升能隐;大则兴云吐雾,小则隐介藏形;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,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。方今春深,龙乘时变化,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。龙之为物,可比世之英雄。”

    方正化心想此人肚子里有点墨水,可惜情商不高,竟然不觉是计。一边拍手称赞,一边说道:

    “大汗才思敏捷,博闻强识,本使自愧不如。我们华夏民族自称龙的传人,当朝皇帝便是真龙天子,或升或隐,不过时机尔。太祖高皇帝在位时,派蓝玉北伐,捕鱼儿海一战尽俘大元王室宗亲。如今天启皇帝虽然年幼,但君臣一心,从两万万人口中征调百万甲胄不过吹灰之力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是回敬林丹所说靖康之耻,二是强调明朝的国力。林丹听的脊背发凉,自知明使所言不虚,终于恭谦的问道:

    “贵国疆域辽阔,物产丰饶,国富民强非草原可比。请贵使向你的皇帝转达本汗的意思,本汗愿意结盟,率五万骑兵夹击金国。”

    方正化见林丹服软,洋洋得意,此时的他决定把忽悠进行到底,吹嘘道:

    “出兵乃是大汗的诚意,不在乎多少。如果大汗能够主动递交国书结盟,本使愿意从中美言。想我朝皇帝宅心仁厚,将来重开互市也未可知,大汗身穿绫罗绸缎,王妃们插戴宝饰香粉,共享太平盛世。”

    此时方正化已经刹不住车了,林丹生怕其他部落的首领中了糖衣炮弹,主动向明朝投怀送抱,将来自己成了光杆司令,向帐内的婢女示意,将假装喝的东倒西歪的方正化搀扶出去。

    在方正化出使草原的同时,李如柏已经交出兵权,带着亲兵回到京师复命。入京后左战先让他去仰山祭拜自己的父亲,这才在勤政殿同时召见他和一同前来的袁可立。

    “子贞,朕已追封宁远伯为宁远侯,希望他的子孙能有人袭得这个爵位。”

    追封的事早已朝野皆知,李如柏听完内心激动,很想大声说那个人就是我。可他现在没了兵权,除了叩头谢恩别无他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