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学生听信蛊惑,险些酿成大祸!” “学生有罪。” 哗啦啦。 周围的学子都朝着这边跪了下来。 他们当中大多都和世家关系不大,虽然是参加科举的主力,可是由于家庭和本身的教育资源来说,都是来做绿叶的。 李承乾此时低头肃然道:“崔大旺,你知道冲击皇城什么罪吗?” 崔大旺颤颤巍巍的开口道:“谋反...” 接着整个人激动的朝着李承乾道:“太子殿下,这些人多为被人蛊惑,他们是无辜的,并未煽动参与此事。” " 参与煽动的多已自戕。" “如今也就剩下草民一人。” “草民不懂是非,险些酿成大祸,愿意以死谢罪!” 李承乾低头面色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耿直的汉子。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。 下意识的开口了。 “你知道有个死在沙洲的读书人叫王玄策吗?” 崔大旺愣住了。 李承乾接着朝着远处的人群开口道:“你们知道已经故去的魏征魏老先生吗?” 这些人依旧是沉默。 “魏老先生是我的师长,当年就是在自己家门口因为他们的攻讦,因为他们的污蔑,本就重伤的他活活气死。” “孤怒发冲冠想要将所有有关之人全部处死。” “可先生说他们是被蛊惑的,他们都是孩子,是以后大唐的希望,临终前死死的抓着孤的手不许孤动手。” “到死他都说寒门百姓家的孩子不容易。” “要多些宽仁,多给他们一些机会。” 接着他深呼吸了一口气。 低头看着眼前的崔大旺道:“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。” “来人!” 杜荷朝着旁边挥手。 很快就有人从远处挑着担子来了,里面都是稻谷,不过其中有好有坏。 李承乾指着眼前的箩筐道:“你们排好队上来分辨,能分清楚是糙米好米的,是旧米新米的,可免罪。” 很快他就坐在了旁边。 杜荷已经赶着几个人朝着这边上来了,第一个上来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,少年此时低头拿起来稻谷掰开翻看了半天,随后拿起来搓了搓。 接着满脸愧疚的开口道:“启禀太子殿下草民方镇,这是今年的新粮,是一等一的好粮。” 李承乾微微点头道:“方镇,发山西道书院为老师,三年满可授翰正八品县丞。” 方镇此时人都已经傻了! 第(2/3)页